為了推進農村的城鎮化,我國實行了“撒點并校”的政策。一時間農村的學校數量大幅度的減少,很多孩子們只能到很遠的地方上學。學校一方面通過寄宿的形式解決學生上學遠的問題,但當孩子們周末回家時交通安全問題該由誰解決呢?
一些學校找來了一些社會上的營運車輛也就是“黑校車”來接送學生,這就造成了很多的校車事故。學校對于這些校車事故要承擔很大的責任,于是一些學校就不再管學生的上下學交通問題,把這些問題推給了家庭。目前在農村地區擁有大量的留守兒童,學校把孩子的交通問題推給家庭,家庭是很難承擔起這部分責任的。張后屯村小學二年級的小英就面臨著這個問題。張后屯村村頭的道路上側翻進水溝造成15名學生死亡的事故發生后,學校就不再管小英的上下學問題了。小英的媽媽每天不僅要騎車子去接送自己的孩子,還要照顧自己的婆婆,還要做飯、工作。沒有校車大大加重了小英家的家庭負擔。在村民集體反映情況后校車終于恢復了。已經讀三年級的小英要寫一篇題目為“我最困難的事兒”的作文。小英寫的就是媽媽抱著弟弟送其上學的事情。
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們去關愛,學校不應該把校車的風險推給家庭,這樣不僅會加重家庭的負擔,也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們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