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色的車身,長長的大鼻子,醒目的校車標志......霸氣的大鼻子校車開進了萊蕪市萊城區,馬上吸引了家長們的注意。紛紛拿出手機拍照。的確,大鼻子校車在很多人眼里還是個稀罕玩意呢,在我國,專用校車普及率還很低,何況是大鼻子校車呢。
而這一切在萊蕪區成為了現實,大鼻子校車在人們眼中有些小貴。但是現在萊蕪區的學生只要每天花2元錢,就能坐上安全系數高的嶄新大鼻子校車平安上下學了。記者采訪后得知,校車普及是萊城區羊里鎮今年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。為此羊里鎮投入了80多萬元。一位學生家長說:“原本每人每天需繳5元錢,現在鎮上給補貼3元,這樣每天只需繳納兩元錢,我們非常滿意。”
正是萊蕪區政府部門給力校車普及工程,學生們才坐上了安全的校車。其實在很多地方,政府通過各種方式想方設法普及專用校車,比如福建泉州,泉州經濟開發區就成立了福建省首家校車公司。該公司投入280多萬元,購買了8輛37座國標校車,是全省首例社會資金購買專用校車,推行“政府財政扶持、學校為主監管、社會力量舉辦、學生有償使用”的管理模式。
校車運營模式多種多樣,無論是政府補貼,還是社會資金參與,只要是對校車普及有好處,只要是對兒童乘車安全有好處,不管什么模式我們都應該提倡。